纽约摄影学院教程 学习记录

Posted by Vincent on January 30, 2008

近来发现摄影好玩,找出了Bill很久以前share的一本书 《纽约摄影学院教程》,书虽然已经很老了,但摄影的基本道理是不会变的,写得很好,易懂。 好好学习下了 ^_^

基本原则:

1.         这幅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2.         我怎样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身上,又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吸引过来?

3.         画面简洁了吗?是不是只包括了有利于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的东西?是否舍掉了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不必要的每一项内容?

 

镜头的速度是指传输光线的能力,F/2 后面的值越小,速度越快

 

孔径f制光圈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值加大一档,进入光圈的光线亮减少一般。 f/1是最亮的

 

焦距:焦距越大,成像越大,当然镜筒越长。焦距越短,更亮

 

孔径和焦距的关系决定了f

 

标准镜头:一般的相对于35mm的胶片,50mm的镜头是标准镜头。标准镜头的大小决定与胶片的尺寸

 

85-135mm之间的镜头都可以是“肖像”镜头

 

鱼眼镜头:16mm或焦距更短的镜头

 

照明、构图,拍摄角度

 

聚焦

固定聚焦,业余、廉价的相机

毛玻璃聚焦

测距离聚焦

自动聚焦:聚焦锁,半按

 

景深

当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内的所有景物也都是相当清晰的。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是景深

 

增加景深:

1.         使用较小的孔径。孔径越小(f值越大),景深越大。

2.         向更远的点聚焦或者使照相机距离被摄体更远些。焦点越远,景深越大

3.         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用广角镜头可以使近处的滑雪者和遥远的山峰都清晰,而使用长焦镜头可以让清晰的主体与模糊的其他景物隔离开来。

 

 

曝光的两个因素:孔径和快门速度

孔径-控制景深

快门速度-控制速度和运动的感觉

如果设定一个,照明环境就会决定另外一个。

 

快门

快门是一种让光线在一段精确的时间里照射胶片的装置。

 

快门速度的选择

1.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快的速度,越快的快门

2.         运动物体的方向,一个物体从一边到另一边,比该物体同样的速度朝向或远离我们时要快的多

3.         运动物体的距离,距离运动物体越远,运动所引起的模糊程度越低

4.         摄影镜头的焦距,镜头焦距越长,胶片上的影像越大,影像越大,其穿过画面就会越快

 

建议:对于标准镜头不使用低于1/125秒甚至1/250秒的速度,才能免除照相机的震动。

手持拍摄的“可靠”速度还取决于镜头的焦距。在确定的快门速度下,镜头的焦距,镜头的焦距越长,震动越明显。

经验法则:手持拍摄时,最慢的速度的分母应该大约等于镜头焦距的毫米数。

 

 

维护照相机:

1.         在凉爽、干净、干燥的地方保存

2.         除拍摄时以外,平时应该总让镜头盖盖在镜头上

3.         不要自己修理相机

4.         不要让手指接触到镜头的透镜,皮肤上的酸性物质会损伤镜头表明

5.         保持照相机内外的清洁

6.         保持摄影包内外的清洁。

 

获得清晰的影像:

1.         不要使用天光镜来保护镜头

2.         确保镜头非常干净

3.         仔细和精确的聚焦

4.         当无法端稳相机以及不能使用非常高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时,只要条件允许就使用三脚架或单脚架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C A-S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